top of page

2012.7.23 《新京报》报道

 

《九成观众认可创新版<雷雨>》

 

  把曹禺名剧《雷雨》改编成一个只有三个主要角色的女性电影,在舞台里给观众看这部电影拍摄和剪辑的全过程,这种演法够不够颠覆?近日,青年导演王翀执导的戏剧《雷雨2.0》在木马剧场上演,本报组织20位读者组成观剧团为7月18日的演出打出了85分的总成绩。


   因为不满足于“《哈姆雷特》有一千种演法,《雷雨》却只有一种演法”,王翀下决心要排出一版耳目一新的《雷雨》。《雷雨2.0》的人物全部来自原剧本,但故事却重新改写,确定戏剧结构后,把原剧的台词往新故事里填充,于是熟悉原剧的观众会更加感受到《雷雨》与《雷雨2.0》穿越时空的“互文性”。王翀挖掘出以往《雷雨》演出中鲜少被关注的“女性”主题,并加以放大,镜头在瞄准“繁漪”与“四凤”的同时,也窥探了她们的内心,演员的微表情在幕布上被无限放大、夸张,进而产生强烈的间离效果。


   ■ 现场问答 
   观众:舞台像个摄影棚,工作人员跑来跑去,现场拍的画面又呈现在银幕上,看的时候我觉得精力难集中,不知道该看哪儿,所以无法沉浸到戏里。你希望观众看哪里? 
   王翀:舞台上看似忙碌无章的一切,都是我呈献给观众的内容,这恰巧反映了我们的现代生活——2.0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过去我们看戏,有如你所说的有“沉浸感”,《雷雨2.0》就要打破这种“沉浸式”的表达,我们反对那种急于“核心”的、由于历史和教育原因形成的、一种标准的中国式“饥渴”。


   观众:从你的《中央公园西路》到《雷雨2.0》都做了戏剧与电影结合的探索,你怎么看二者的关系?这种用多媒体的方式是你首创吗? 
   王翀:虽然今天你在银幕上看到了完整的故事,但就整场演出而言,应当还是界定为戏剧。戏剧更强调“现场感”——所有的表演、摄影、音乐、音效都是现场制作的。如果拍电影我们完全可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但戏剧不同,你得演出,要考虑所有镜头的调度、摆放、不能穿帮,演员还要在这个空间中迅速切换,非常要功力。这几年我看过很多用多媒体的戏,比如去年阿维尼翁戏剧节上59剧团的《朱莉小姐》、前年青戏节上康赫的《受诱惑的女人》,这些戏对我都有影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用多媒体都已是常见的方法。


   观众:戏里有一段“四凤”很艰难地爬柜子的戏,这个情节象征是什么? 
   王翀:这样一种形式表达了像四凤这样生活在男权制度下女性的生存状况,她的人生和命运就如同这种攀爬,艰难而缓慢,风筝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放飞风筝就是放飞梦想或者放下生活的种种镣铐,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没有线的风筝从天上落下来。


   ■ 观剧答卷 
   总分 85 
   新京报观剧第116期 
   王翀“新浪潮戏剧” 
   《雷雨2.0》 
   时间:7月18日 
   地点:木马剧场 
   人数:20 导演:90 
   剧情:75 表演:80 
   舞美:70 音乐:80 
   90%的观众认为有让经典焕然一新;10%的观众认为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35%的观众认为该剧大胆、创新;25%的观众认为,有新意,但有点形式大于内容;40%的观众认为实时的“电影”很精彩。


   ■ 一句话点评 
   感觉是在公交车上看金瓶梅。 70分 
   为有条不紊的现场控制叫好。 90分 
   节奏不是很喜欢,可以再有冲突些! 85分 
   还是有些为形式而形式。 80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