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2.7.20《文艺生活周刊》剧评

 

极端评论中的冷思考 – 《雷雨 2.0》

阿之Li

 

王翀喜欢用影像来丰富舞台,他在《渴爱 Crave》、《哈姆雷特机器》中都加入了视频片断,从《中央公园西路》开始则尝试即时影像。我对多媒体舞台并不排斥,但我希望看到的不仅是单纯的炫技,而沦落为“剧本差,舞美凑”的又一案例。所以,我一直不对王翀戏剧中的影像形式特别关注,甚至感觉《中央公园西路》的即时影像尝试并不成功。

 

但《雷雨 2.0》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四台摄像机、不停变换的机位、图像剪辑、同步声效……因为我有过现场视频切换的经历,所以我深知这样一部作品需要事先多少次的尝试、编排,需要现场高度的精神集中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我连续看了的两场《雷雨 2.0》,视频剪辑切换不是没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舞台各方面的配合很到位。

 

王翀说,他想挑战现实主义、打破沉浸式观戏传统;他说他想观众去思索什么是影像的真实、什么是现实的真实。

 

 

他的舞台确实给了我们思索的空间,让我们在同一时间,看到演员演戏、也看到投影幕的播放;看到男女主角、也看到他们的替身;甚至看到拍摄本身、配音本身、切换本身。有观众抱怨说这样的舞台太过混乱,舞台上的各种杂音、工作人员走来走去,干扰了观众看戏。但我并没有感到混乱,我感到的是饱满和丰富,在同一时空看到不同的层次,这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我只是有一个顾虑——这个舞台,太像是电影拍摄现场了,包括借位、替身、剪辑、配音……这样把“电影拍摄”(虽然说摄像机里没有磁带)作为一部戏呈现在观众面前,对于戏剧的发展、变革有多大意义?戏剧的本质是什么,戏剧有没有一个不能摒弃的内核?

 

也许吧,戏剧的本质就是多元化。就像我在反驳王翀的“多媒体戏剧是戏剧发展的趋势”时所说的——戏剧是多元的,影像戏剧是一种尝试、现实主义也是一种尝试,戏剧发展的趋势,不是由谁来替代谁,而是在百花齐放中汲取每一朵花的精髓,不断前进。每一朵努力开放的花,都有它的价值。

 

有不少观众质疑《雷雨 2.0》这个剧名,认为这部戏与《雷雨》并没有什么关联,起这样的名字不过是个噱头。我欣赏王翀的坦诚——他反问观众:“如果这部戏不叫《雷雨 2.0》,你没看到‘雷雨’这两个字,会走进剧场吗?”我也认同王翀的解释:“我解构《雷雨》,就好像西方戏剧人解构《哈姆雷特》,站在大师肩膀上、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做文章,这样的创新和颠覆,更鲜明。”

 

王翀说《雷雨 2.0》中的每一句台词都出自《雷雨》,我没有严格比对,但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凭着对《雷雨》剧本的熟悉,我知道绝大多数台词确实就是《雷雨》中的原话。只是打乱了先后顺序,改变了语境,以不同于原版《雷雨》的语气和语速出现的一句句台词,似乎已经看不到原版《雷雨》的痕迹。

 

一部以上世纪 20 年代半殖半封社会为背景的《雷雨》,被解构重组为一部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的《雷雨 2.0》,竟让观众感觉不到一丝别扭(比如全剧开场的第一句话,曾经被 20 年代的工人代表吃惊且愤怒地说出、现在被 90 年代青年当作谈资小声嘀咕。同样的一句话,说话的场所和语气的改变,自然且顺畅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关注点和观念的变迁)。有人说这是曹禺先生,大师剧作的魅力,我想说,这其实,是戏剧的魅力。

 

女性主义,是王翀戏剧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阴道独白》Eve Ensler 对性别不平等的质疑、抨击;到《雷雨》曹禺先生刻画的热情似火,却偏被罚枯干生长在砂上的周繁漪……这些剧本本身,就有着男权社会下,女性悲剧的力量。王翀的舞台延续、并突出了这份悲剧性。

 

《雷雨 2.0》中两个女主角,社会背景和性格的差异并没有给她们的命运带来不同的结局。她们一样的期待、一样的忐忑、一样听到男主角那句“满身的力气没处使,随便找个穷人家的女孩子开开心,不用负责……”、一样从噩梦中惊醒……

 

茶几上按照男性生殖器模样摆放的两只高脚酒杯和中间的一瓶红酒;被女主角爱抚的高尔夫球杆的球头;不断开合的双卡录音机磁带仓;在女主角无名指上做“活塞运动”的戒指;床头悬挂的鲁本斯的名画《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这些符号语言,在反复暗示这个舞台、这个社会,男权的充斥。

 

不仅是符号语言,《雷雨 2.0》在其他道具细节上也做足了文章。87 年的冰箱、89 年的大哥大、甚至录音机里的卡带也特意挑选了 1990 年发行的《黑头发飘起来》。

 

王翀力求一个“变态真实”的舞台,力求这部戏传递给观众多一些、再多一些信息。但是,在这样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一味的“加法”会不会反而淹没了重点,削弱了这部戏的力度?这是我所担心的。我也向王翀建议过——既然有了即时影像和文本解构这两个亮点,就不必再进行戏剧结构的解构了。(在《雷雨 2.0》中,王翀进行了一次结构解构,以“四凤”摔碎盘子为信号,让“屋里男女主角在众人的起哄下拥抱接吻”和“屋外,四凤在男主角走后的来回踱步,暗自思忖”这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平行发生的两个场景,先后出现在舞台上。)

 

最后再说说影像字幕。王翀说因为有观众反映听不清台词,特别是男主角跑到门外之后的台词听不清楚,所以才费了很多力气,在第四场演出中加上了影像字幕。可凭我坐在正面第六排观众席,看第三场无字幕版《雷雨 2.0》的感受,我觉得绝大多数台词是可以听清的,个别几句听不清楚的台词,并不影响观戏效果。第四场加上字幕的影像,并没能帮助我更加清晰地理解整部作品,反而让我和影像之间产生了心理距离。虽然导演在这部戏开头和结尾设计了一帧一帧如同电影开头结尾的演职员介绍,但这毕竟是一部即时影像话剧,不能过分电影化。

 

对于《雷雨 2.0》,大家的反应或是极端推崇,或是将其痛骂到一钱不值——大都比较激烈。其实我想,这不过是一部戏,一部在国内严格的戏剧审查制度下(犹记那段“不过瘾的被删减的床戏”和“无奈加上的略显突兀的床戏拍摄剪辑手记”)顶着压力,表达自己的一部戏。它引起争论,引来反思,它给 7 月的北京戏剧舞台,涂上了一抹色彩,而已,而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