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2.7.17 《北京青年报》剧评

 

《用电影的方式拍一部戏剧》

 

  ■评家:胡祥

  ■剧名:《雷雨2.0》

  ■导演:王翀

  ■上演:2012年7月11日

  ■推荐指数:★★★★☆

  ■看点:用精准的电影语言来解构一部经典的话剧,表演精彩,手法先锋。

  ■链接:曹禺的《雷雨》、法国新浪潮电影、拉斯·冯·提尔的《狗镇》

  几架阿莱灯投射出淡黄色的光线,四台直播摄像机早已固定就位,场地上电线凌乱交错,工作人员匆忙地来回穿梭,化妆师正在舞台边给演员化妆。这样的场景会让你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因为这完全是一部电影的拍摄现场,可是票面上分明写着那个熟悉的名字《雷雨》。哦,不对,是《雷雨2.0》。

  从名字就可以看到这部话剧急切要与这个信息时代产生某种对话的渴望,而从整体效果来看,《雷雨2.0》并没有像名字那样有恶搞的意图,而是带有明显的想要颠覆人们戏剧思维的野心。很不幸,《雷雨》成了这次的试验品。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雷雨2.0》的主要内容,那就是90年代的繁漪和四凤面对周萍背叛的内心挣扎。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了,循序渐进的戏剧冲突没有了,古典悲剧的崇高感也没有了。事实上,《雷雨2.0》是用信息流技术打造的一部心理电影,更准确地说,是一部女性心理电影。戏中的金鱼、口红、风筝,都是常见的象征女性的视觉符码。在这里,你能看到的是多机位的镜头切换,通过严格的构图、不同的景别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你可能没法想象在一部戏剧中也能看到精准的电影语言传达出来的人物心理状态。你还能看到一部电影幕后工作的方方面面,配音、拟音、配乐、化妆、更衣,都毫无遮掩地呈现在你面前。可以这么说,《雷雨2.0》在解构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在解构电影这门最后的艺术,这就是所谓的“2.0时代”的艺术特征。

  如果说电影是靠台前幕后齐心协力的配合制造银幕上的真实,那戏剧就是通过情境与表演的连续性来营造“沉浸感”。我在观看这部话剧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舞台电影《狗镇》,全片在一个剧场中拍摄完成,那是对戏剧与影像关系的一次极端试验。我认为《雷雨2.0》这次在形式上的探索更为深入,因为它对传统戏剧观念进行了离经叛道的颠覆,拿《雷雨》开刀,导演王翀的勇气确实可嘉,这可能也是这部戏剧最大的意义所在。

  本剧是“戏剧新浪潮”的系列作品之一,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风起云涌的法国新浪潮,我们知道,戈达尔的《精疲力竭》实际上是套用了好莱坞侦探片的故事模型,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观念。在具体的影像语言上,他创造性地使用了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跳切”,是对好莱坞的“无缝剪辑”构造的叙事神话的赤裸裸的反抗,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发轫之作。《雷雨2.0》的手法可谓异曲同工,借用经典文本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宣扬的却是自己野心勃勃的戏剧观念。那就是一举消解几十年来所谓现实主义创作所带来的“沉浸感”,尤其是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沉浸感”。如果结合本戏中出现的各种高科技媒体设备,我们可以发现,这部戏剧背后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野心,那就是消解微博时代媒体对真相建构的话语权。一面是电影的镜头组接营造的真,另一面却是堂而皇之在观众眼皮底下展现幕后的工作的琐碎与虚假。有一场戏,是男摄像师作为四凤的替身裸着双腿拿着摄像机拍摄临盆的场面,投影上是标准的电影蒙太奇,钢琴与大提琴低吟着悲伤的配乐,现场观众发出了笑声,这是这部严肃话剧中少有的喜剧画面,我认为这恰恰是因为观众在明白自己的处境后所发出的清醒笑声,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自嘲吧。

  当一部作品在形式上过于先锋,难免会造成内容上的单薄。曹禺的《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他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对时代背景的见微知著式的投射,以及对戏剧结构的精心营造。它就像剧中那场积郁已久的暴雨,在最后时刻有一个触目惊心而酣畅淋漓的高潮。而《雷雨2.0》只是挑选了原著中三个人物,几段经典台词穿插其间,像几块残剩的薄冰漂流在冬日的河面上,显得过于轻浮,会让抱着寻找“沉浸感”目的的人大失所望。我想年轻的导演对这种剑走偏锋的创作也是有些忐忑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和制片人在谢幕时诚恳地希望大家提出意见。

  这部话剧开头颇有新意,演员一页一页地翻着书本,摄影机将书上的演职员投射到银幕上,完全是电影化的手段。最后谢幕也是如此,不过书页翻完时出现了曹禺的照片,这个严肃而冷静的后现代剧组对大师深深的敬意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