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31《深圳商报》报道
“独白”坚持不改名
于雪
曾经因为剧名“敏感”而更换演出场地、被撤灯箱广告、减少演出场次的《阴道独白》,3月26、27日结束了在深圳的两场演出。这是该剧首次来深,收获了令剧组成员意想不到的热烈回应。在第一场演出结束后,导演王翀走上舞台宣布该剧将在六七月份重返深圳,“我感觉深圳的观众有文化、懂戏,对我的实验戏剧消化能力很强。”这位还像个大男孩的80后导演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观众先尴尬后投入
上周末,《独白》的两场演出在深圳妇儿影剧院举行,因为剧场仅有200多个座位,许多观众是站在过道里看的,主办方说门票早在一周前就卖完了,在之前一系列不顺利的遭遇后,这样的结果令他们惊喜。不仅如此,观众们在演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宽容、理解和对该剧的热情,给剧组和主办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6日的首场演出中,观众的构成并不像预料的那样以年轻人为主,而是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到十几岁的小年轻,还有许多外国人。记者观察到男观众们从起初的尴尬到最终投入其中,丝毫不比女观众们缺少热情。演出过程中没有观看轻松喜剧时的嘻嘻哈哈,周围的观众们似乎都屏息着,毕竟从演员嘴里频频蹦出的敏感词汇让观众们多少有点不习惯甚至尴尬。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那种尴尬被投入取代。王楠、肖薇和赵婷三个女演员化身为前后百年里的种种女人身影,叙述跟身体有关的故事,或悲伤或反叛或沉醉,其中有传统的男欢女爱,有面纱后的性压抑,还有女权主义用同性恋抵抗男权的极端……高潮部分是代表女性器官的英文单词,被女演员用中文的方式大声呼喊起来,并且要求现场观众也一起高呼这个俚语时——现场气氛活跃起来,一位女观众带头高喊这个词,她得到了其他女士的应和,随后男士们也在演员的要求下大胆地喊出这个词,把那种屏息和不习惯的气息一扫而空。“你们真棒!”演员肖薇对深圳观众大声喊道。
台词很大胆翻译很到位
伊芙·恩斯勒这部经典话剧,演遍世界各地又饱受争议,此前已经在中国被很多高校团体和民间团体地下演出过,而这回获得内地首次公演权的则是一个北京80后话剧团体——薪传实验剧团。不同于香港的焦媛剧团拿到版权之后把剧名改成了《VV勿语》,导演王翀的坚持在于不改变译名,甚至他还坚持对原著一字不改,神韵之处尤在独特的翻译功力。
“每个女人都应该带着她的男人来看”,演出结束后有观众这样总结道。该剧去年开始巡演,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被不少人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话语环境的挑战和刺激”,不过看了该剧的文化学者胡野秋对此有不同的认识。胡野秋说: “其实这个戏本身并未对中国传统文化话语环境造成挑战和刺激,但因为它的台词涉及到了器官,而中国人比较避讳这样的词,所以才会有类似‘刺激’这样的感觉。这个戏在深圳演出别具意义,它让很多都市女性重新认识了独立和平等的含义,现在都市女性对独立平等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的外在的平等上,但深层次,比如在性的方面,她们自己都羞于认识自己,这个戏告诉人们:真正的平等是承认差异,它让我们看到女人并不是强者,反而那种忽视身体差异下的平等对妇女不是保护而是伤害,因此这个戏给我们的是更深层次的平等概念。”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了解什么叫“实验”,什么叫“小剧场”。演出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观众,也采访了导演王翀。深圳观众对《独白》的热度,让像王翀这样的80后话剧工作者感到了这个城市对各种文化的消化力。
【对话导演王翀】
反响热烈是意料之中的
《文化广场》:这部话剧饱受争议,上周末来深圳演出颇受好评。你在第一场结束后透露,该剧还将回深进行第二轮的演出。你对在深圳的演出满意吗?和深圳观众的这次接触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王翀:在深圳的两场演出票提前一周售罄、现场反应热烈、媒体和网友好评如潮。但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北京和上海的反响也是这样的。我倒是感到有个别段落略显粗糙,需要在今年夏天再来深圳演出之前认真磨炼。和去年11月来深圳演《自我控诉》的时候一样,我感觉深圳的观众有文化、懂戏,对我的实验戏剧消化能力很强。最想对深圳观众说的话就是:希望你们关注实验戏剧、关注小剧场,这里虽然没有明星,但饱含着一股劲儿,一种近在眼前的艺术能量。
《文化广场》:这部剧因为剧名,在国内一路走来“十分艰辛”,你为什么坚持要用原版译名?某些推测认为:你坚持不改名的动机是“哗众取宠”,对此,你有什么解释?
王翀:我倒要反问,一部在世界上130个国家上演过的当代经典戏剧为什么到了中国内地演出就要改名?
《文化广场》:26日演出结束时,当你走上台时,许多观众感到意外,因为他们以为这样一部剧的导演会是位女性。是什么促使你下决心要做这部剧?
王翀:我当初在加州大学导这部剧的英文版时就开始了解并且喜欢这个戏了。它在中国内地的前卫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去年3月就在北京做了中国内地的首度商演。我不喜欢“男人最了解女人”这样的话。只要你爱女人你就能导好这部剧。